项目申报人: 杜晨(学生)
项目组人员:
姓名学号性别年级学院/专业手机号电子邮箱角色
杜晨201710900682017教育学院/汉语言文学(文秘教育)152880262913135000598@qq.com负责人
张林凤201710900502017教育学院/汉语言文学(文秘教育)15087428825组员
马桂云201710901272017教育学院/汉语言文学(文秘教育)18313259991组员
李尉榕201710900382017教育学院/汉语言文学(文秘教育)15924741307组员
项目指导教师:
姓名年龄职称学院联系电话电子邮箱
刘朦讲师(高校)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13888741408lmlkn@163.com
项目编号:201801082
项目名称:罗平布依族“三月三”和西双版纳傣族“泼水节”的民俗比较研究
项目类型:社会调查类项目
项目级别:校级
项目类型:
项目来源:导师课题
经费来源:
项目人数:
学科一级门:法学
学科二级类:法学其他学科
项目起止时间:2018年05月2019年04月
指导教师是否确认:指导教师已联系确认
项目简介:
负责人曾经参与科研的情况:

安琪.傣族泼水节的神话与仪式研究[J].广西民族研究,2012.12.20.

张永刚.罗平布依文化的内涵与价值建构[J].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03.02.28.

吴凡;王亚琼;李竹清.傣族泼水节的源与缘[J].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2.02.25.

送旧迎新——傣族泼水节[J].今日民族,2003.12.30.

张黎临.西双版纳傣族“泼水节”的三个关键词——新年、泼水、浴佛[J].大众文艺,2014.11.30.

杨永毕.罗平布依族饮食文化[J].今日民族,2014.09.25.

李宝华.罗平布依族的节日与民歌[J].今日民族,2010.05.25.

刀波.傣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说[M].民族出版社,2010.01.

朱健刚;王超.水边人家-云南罗平县布依族村寨调查与研究[M].知识产权出版社,2008.07.

袁琳瑛.傣族[M].新疆电子音像出版社,新疆美术摄影出版社,2010.03.

李学勤;潘守永.中国56个民族神话故事典藏[M].新蕾出版社,2012.12.01.

指导教师承担科研课题情况:
指导教师对本项目的支持情况:
1.项目来源:

教学:教授《基础写作》、《西方文论导读》、《外国文学》、《美学》、《现代汉语》、《文学理论》、《中国当代文学史》等课程,教学经验丰富。

科研:主要从事建筑艺术人类学方面的研究,主持过学院、校级、省部级等课题共5个,发表论文20篇左右,有较强的科研能力和论文指导能力。

2.项目选题意义(主要介绍选题背景、调查目的、实际应用价值及现实指导意义。):

该项目主要是从罗平布依族和西双版纳傣族在节日活动前的物质准备、活动前要举行的仪式、活动的方式、活动参与人员等方面进行调研,用民俗专业知识解决在调研中所遇到的问题,用民俗学的视角总结出两民族在节日中的异同点,得出相关结论,从而促进我们对这两个少数民族文化习俗的了解。

3.项目主要调查内容(调查方法、调查对象、调查单位、调查工具、调查人次等):

选题背景:

据初步了解得知,布依族和傣族对水都有着他们独特的情怀,他们都有和水有关的节日,布依族过的是“三月三”,傣族过的是“泼水节”,而且这两个节日在时间上有所重合。

对于傣族来说泼水节就是新年,持续时间较长,一般时长七天,而且勤劳聪明的傣族人民在漫长的历史演变中赋予了泼水节丰富多彩的神话故事。在泼水节中我们可以看到傣族人民很好的将他们的生活习惯和宗教信仰融入到节日中去了,傣族人民在过泼水节时会把水泼到佛像上去,以求平安幸福,因此这个节日除了叫泼水节外,还可以叫“浴佛节”。

罗平布依族的“三月三”布依语叫做“更三粉”,过这个节日的时候他们要祭拜水神,和傣族一样的是他们都把水泼向彼此以示祝福。通过节日这一文化载体,我们可以比较出这两个民族在历史、文化、习俗上的异同,并反观这些层面是如何呈现在节日上的。

研究意义:

不同民族之间的历史、文化、习俗存在这着许多的相同与不同,这些同与不同在节日上表现得最为明显。傣族和布依族在重合的时间里过着与水相关的节日,他们之间的异同在这时便有了具体的体现。我们可以通过这次比较研究,促进我们对其风情文化的了解,让我们领略到文化多样却又相通之美,也有助于展现出我们西南民族之姿。

4.调查方式(可多选)

该项目主要是研究布依族的“三月三”和傣族“泼水节”的民俗事项究竟有何异同,以及他们活动前的物质准备、活动前举行的仪式、活动方式等方面存在哪些差异。

布依族在活动前要染花米饭、染彩蛋,做好这些基本的物质条件准备后,他们又要祭拜水神和他们的祖先,他们的泼水器皿也颇有自己的民族特点,一般那些器皿都是由竹子做成的,例如:竹枪、竹筒等。

傣族的文化和东南亚的一些国家相似,他们信奉佛教,在狂欢开始前,他们要先去寺庙里“浴佛”,也要准备好自己的民族食物。在泼水的器皿上可能没有布依族那样讲究,但他们也有自己的特点,一些傣族他们会用芭蕉叶来代替器皿沾水洒向对方。除了以上这些异同,这两个民族之间肯定还有许多我们所不熟悉的地方,通过此次研究我们便可以更好的去了解他们的文化。

5.调查进度安排及研究思路:

①文献法

②实地调研

③访谈法

6.项目自我评价(项目的科学性、先进性及独特之处,项目可行性分析。)

计划安排(2018年5—6月)

实地调研(2018年6—7月)

查阅资料(2018年7月)

整理、汇总材料(2018年8月)

写研究报告(2018年9—11月)

⑥修改报告(2018年11月—2019年3月)

⑦确定内容并上交报告(2019年4月)

7.参考文献(按照标准的参考文献格式填写):

 

 

 

预期成果表现形式:调研报告

8.预期成果:

创新点:鉴于这两个民族文化习俗之间进行比较研究的学者较少,我们在这一方面有着较大的探知空间。

可行性:①熟悉当地文化②距调研地较近③成员组成简单且分工明确④学校对该项目给予时间充足

可能存在的问题:①民族语言难以理解②调研时与其两个民族间存在文化差异

解决方法:①找少数民族学生翻译语言②提前做好相关的文化知识的准备,尊重文化差异

学校批准额度:3000元
立项时间:2018-12-06
结题时间:2019-06-04
开支科目 预算经费(元) 主要用途 阶段下达经费计划(元)
前半阶段 后半阶段
预算经费总额 3000 实地调研的差旅费、劳务费等
业务费 3000 差旅费、劳务费、购买书籍与文献等
计算、分析、测试费 1000 交通费
能源动力费 500 劳务费
会议、差旅费 800 住宿
文献检索费 700 购买书籍等
论文出版费 0
仪器设备购置费 0
实验装置试制费 0
材料费 0
项目附件: 无附件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