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申报人: 宋欣欣(学生)
项目组人员:
姓名学号性别年级学院/专业手机号电子邮箱角色
宋欣欣201810801932018艺术与设计学院/绘画152108812842456221087@qq.com负责人
陈张文嘉201810801222018艺术与设计学院/绘画182087813831158869318@qq.com组员
项目指导教师:
姓名年龄职称学院联系电话电子邮箱
刘朦讲师(高校)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13888741408lmlkn@163.com
项目编号:202101181
项目名称:哈尼族梯田文化元素在服饰中的艺术呈现与当代传承
项目类型:社会调查类项目
项目级别:校级
项目类型:
项目来源:导师课题
经费来源:
项目人数:2
学科一级门:艺术学
学科二级类:美术学类
项目起止时间:2021年04月2022年04月
指导教师是否确认:指导教师已联系确认
项目简介:
负责人曾经参与科研的情况: [1]李晶晶.菁口村哈尼族女性服饰时尚研究[D].云南大学,2013[2]张永勋.稻作梯田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研究综述[D].中国科学院大学,2016[3]赵青云.云南哈尼族银饰艺术研究[D].重庆大学,2018[4]谭洋洋.哈尼族服饰图案艺术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7[5]李克忠.红河哈尼梯田文化景观 人文和自然完美结合的典范[J]. 中国文化遗产,2013,(03)[6]王清华.哈尼梯田文化的传承方式与危机[J].世界遗产,2014,(09)[7]王若杰.云南哈尼梯田:文化与自然巧妙结合[N].新农村商报,2011[8]张子轩.哈尼梯田:延续千年的大地雕刻[N].光明日报,2013
指导教师承担科研课题情况:
指导教师对本项目的支持情况:
1.项目来源: 指导教学方面主要承担艺术类课程,包括:《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艺术》、《工艺美术艺术》、《建筑艺术》、《艺术理论》等课程。科研方面,一直从事少数民族艺术方面的研究,研究方向集中于:少数民族服饰、建筑、工艺美术等方面。完成教育部、省级、校级各级相关课题共8项,出版专著2部,发表论文20余篇。
2.项目选题意义(主要介绍选题背景、调查目的、实际应用价值及现实指导意义。): 本项目以云南省绿春县哈尼族哈尼支系及建水县糯美支系为主要调查对象,研究哈尼族梯田文化元素在哈尼族服饰中的艺术呈现,以及哈尼服饰中梯田文化元素在当代的传承。
3.项目主要调查内容(调查方法、调查对象、调查单位、调查工具、调查人次等): 1、选题背景:哈尼族是一个古老传统的民族,在其历史的发展和进程中,形成了哈尼梯田独特的文化景观。而哈尼族特色的传统服饰,通过其独具民族特色的设计和图案,表现出了哈尼梯田文化的内涵。从服饰样式、颜色、图案等方面,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哈尼族以梯田农耕文化为核心的文化信仰。2、研究意义:哈尼梯田文化是哈尼族的文化信仰核心,是中国民族文化丰富多样的体现之一,探究梯田文化元素在哈尼族服饰中的艺术呈现及精神内涵,对哈尼梯田文化的传承与保护具有重大意义。提取哈尼服饰中特有的梯田文化符号,了解这些符号在服饰中的艺术呈现,将其与现代服饰创新结合,能够让哈尼传统服饰文化被社会大众审美所接受,得到更好的传承。
4.调查方式(可多选) ⒈哈尼族梯田文化与文化元素哈尼族的梯田文化是其祖辈在迁徙过程中吸收了农耕文化而形成的,逐渐发展成现今农耕文明的一大特色,成为了哈尼组的文化内核,形成了丰富有趣的梯田文化元素。①研究哈尼族梯田文化 ②提取梯田文化的文化元素⒉哈尼族服饰中的梯田文化元素呈现哈尼族服饰正是为了适应梯田耕作而被创造出来的,在服饰的造型,设计,图案,配饰等都呈现了哈尼族特定的梯田文化。①梯田文化在哈尼服饰造型中的呈现 ②梯田文化在哈尼服饰银饰中的呈现 ③梯田文化在哈尼服饰纹样中的呈现 ④梯田文化在哈尼服饰色彩中的呈现 ⑤绿春县哈尼支系服饰与建水县糯美支系服饰的共性与特性⒊哈尼族服饰梯田文化元素在当代的传承与创新近年受旅游业影响,哈尼族的服饰款式发生了很大变化,梯田文化元素在当代得到进一步传承与创新。①建立非遗项目,搭建交流平台,关注保护非遗传承人。 ②主打梯田文化元素,增加服饰消费的文化附加值。 ③利用世界自然遗产梯田的知名度, 设计梯田文化元素与哈尼服饰文化相结合的工艺品。 ④对服饰制作技艺与款式设计进行创新,将梯田文化元素与时尚潮流融合。⑤通过现代化运营手段,引发旅游大众化语境下对哈尼族服饰当代传承与创新的关注与思考。
5.调查进度安排及研究思路: 本项目拟采用以下研究方法展开:①田野调查法:以红河州建水县与绿春县为田野点,调查获取一手信息用以支撑本次研究。②多学科法研究法:通过民族学、美学、艺术人类学等多门学科进行交叉研究,综合比对,得出相对完整的研究结果。③文献研究法:通过文献研究对哈尼族服饰与梯田文化的联系进行宏观的了解,用以支持研究。
6.项目自我评价(项目的科学性、先进性及独特之处,项目可行性分析。) 本项目研究进度主要分为下阶段:前期阶段:准备阶段(2021年4月——2021年6月)  ①组建调查团队,确定调查方向,撰写开题报告,制作开项PPT汇报。②制定详细调研方案,完成前期调研资料收集、整理、汇总。③设计相关调查问卷,开展调查,汇总调查结果,辅助报告撰写。中期阶段:实施阶段(2021年6月——2021年1月)①整合资源,通过指导教师意见对考察方案进行调整、改进。②建立资源共享机制,开展个性化的范围性调查活动,修改、完善调查细节。③进行实地考察走访,尽可能多的收集图像、文字等信息。后期阶段:结题阶段(2022年1月——2022年4月)①整理调查数据,完成研究报告初稿。②进行组织内部评估,修改研究报告。③进行最后总结,完成结果分析并撰写相关论文或最终报告,申报并迎接评审。
7.参考文献(按照标准的参考文献格式填写): 1、预期成果①哈尼族梯田文化元素在哈尼服饰中的艺术呈现②哈尼传统服饰中的梯田文化元素在当代的传承与创新③为编写绘制关于哈尼梯田文化与哈尼传统服饰内容的美育绘本提供系统的数据及资料参考④做出结合现代审美设计哈尼文化衫的计划书2、成果表现形式调研报告,影像图片资料,成果展示PPT,文创产品设计稿。
8.预期成果: 本项目主要研究的内容为哈尼族体现农耕文化的艺术表现形式的调查,采取创新思维与调查方式相结合,通过横向对比建水哈尼族与绿春哈尼族两个不同的哈尼族支系的服饰文化差异展开详细调查,研究梯田文化在本民族服饰中的文化反映与艺术价值。同时总结探索出未来哈尼族梯田文化与传统服饰的保护,发展和创新。对现代服饰与传统少数民族特色文化相结合具有深远意义。⒈研究重点,哈尼服饰中所体现的梯田文化,对比调查两种支系哈尼服饰的特点,研究哈尼服饰中的梯田文化内涵与艺术呈现。⒉研究难点,疫情期间如何安全的实地走访调查搜集研究所需信息。如何整理、归类所得信息的相同点与不同点。⒊创新点,通过本专业知识,设计符合当代审美的文化衫以及美育绘本,从而使哈尼文化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发展。通过本次社会调查研究,项目组将完成以下几点研究目的:①深入了解红河流域哈尼族梯田文化,探究其中的文化元素内涵。②对比两种不同哈尼支系的哈尼族服饰,解读哈尼服饰对梯田文化的艺术呈现。③探究哈尼服饰中的设计内涵,为其未来的发展与创新提取并整理图案、色彩、配饰等特点。
学校批准额度:3000元
立项时间:2021-05-24
结题时间:2022-04-20
开支科目 预算经费(元) 主要用途 阶段下达经费计划(元)
前半阶段 后半阶段
预算经费总额 3000 差旅出行支出,办公用品购置,参考文献及资料获取,材料打印刻印,访问调查支出。
业务费 0
计算、分析、测试费 0
能源动力费 0
会议、差旅费 2200 交通费,住宿费,饮食费,联络费,疫情期间必要防护用品购置
文献检索费 300 参考文献资料获取与参考书籍租赁或购买
论文出版费 0
仪器设备购置费 0
实验装置试制费 500 图像影像资料打印刻印,调查问卷打印,办公用品购置
材料费 0
项目附件: 无附件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