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行业及市场前景
1.1
非遗文创化
1.1.1非遗文创化——菱角编制
自非遗这一概念提出以来,非遗保护工作在世界范围内陆续展开,各国均逐渐认识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重要性,在探索和实践中,产生了一个新的概念——生产性保护。此概念对我国的非遗保护工作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给非遗指出了另一条道路——不再是国家一位的扶持,而是挖掘非遗自身的市场价值,使非遗走出展馆进入市场流通。
文化和旅游部相关负责人曾指出,深入发掘文化文物单位馆藏文化资源,推动文化创意产品开发,有利于推动文化资源真正“活起来”,传承弘扬优秀文化,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有利于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在稳增长、促消费中发挥重要作用。
本项目将以工作室的形式在开办昆明市呈贡区线上线下运营一体化的非遗文创品销售店,协同昆明市呈贡区的各个非遗社区和传承人,保持产品本真性的前提下用新型材料和工艺技术改良原本的濒临消失的非遗产品,使产品的用途更加贴近现代人的生活需求和审美标准。从“设计”、“生产”、“宣传”再到“销售”,实现菱角编制非遗的生产性保护。
1.1.2 行业前景
目前,呈贡区已完成四批、三级(省、市、区)共18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的立项,代表性传承人制度妥善建立,传承人命名、补贴、带徒等机制在政府主导之下有效运行,以及非遗文化宣扬、场馆建设、民俗文化展演等各个方面初见成效这些都是目前呈贡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果的一个体现。
18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中,菱角编制有着很大的改良和转型空间。呈贡菱角编制是民间草编工艺品,自唐代以来在端午节为金角老龙戴孝时用的纪念品,人们买了挂在门楣、窗棂上,以图平安吉利。因其做工精巧大方、新奇、鲜艳漂亮,具有独特的观赏效果,是深受千家万户喜爱的民间孩童的玩具,现已演变为工艺品。2013年,呈贡菱角编制被列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草编菱角以三角形为唯一造型元素,色彩以红、黄、绿三色为主,颇具唐三彩韵味。小小的菱角看起来很简单,却需要经过选麦秆、下料、浸泡、染色、编织、串连等13个工艺流程。菱角是草编制品中最具有代表性的精美装饰品,由多个小三角相串而成,造型多样,色彩斑斓,内容丰富。

图表
1菱角制作过程
菱角编制非遗文创化,不仅符合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传承的规律,还可以带来经济效益,实现产业振兴。将菱角编制项目和文化创意类产业结合起来,针对其开发设计出相应的文化衍生品,可以与旅游业结合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近年来,随着文化产业迅猛发展,菱角编制非遗文创将大有作为。
1.1.3 项目愿景
愿景一:促进民间非遗文化的传播。为应对呈贡菱角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困境,我们在传统菱角的技艺的基础之上,对菱角进行再创造,为菱角工艺注入现代元素以及对菱角文化重新解读,促进菱角编制非遗的生产性保护、创新性传承。
愿景二:以文创产业促进就业,带动乡村振兴。我们的项目旨在通过发展呈贡本土非物质文化遗产菱角编制的相关产业,挖掘更多的呈贡区丰富的非遗资源,来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实现文化由文化振兴带动产业振兴,以文创变现反哺非遗土壤。
愿景三:激发年轻一代的文化创新能力。老一辈手工艺人们给我们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菱角编制,但新的文化事业还需要年轻一代去开创。我们青年人在继承传统文化精髓的同时,要不断地进行创新,在非遗文化中注入新鲜血液,推动非遗文化事业蓬勃发展。我们的项目将为青年才俊提供文创平台,吸纳越来越多的人加入菱角编制及其他呈贡区本土的非遗传承事业,做出真正好的文创产品。
愿景四:借力大数据时代的诸多有利条件,实现文化艺术与经济效益的兑换。我们要利用好互联网平台的引流营销机制,打造菱韵品牌形象,提升菱韵系列产品的价值,实现产品与服务的数据流量的增长,最终能够创造财富。
1.2.1 市场规模及增长趋势
随着我国年轻消费群体对消费品附加价值重视程度加深,各类将文化与创意相结合的文创产品实现较快发展。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5-2019年期间我国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从2.73万亿元上升至4.38万亿元(图表),年复合增速达12.58%。其中,特别是融入博物馆藏、IP、非遗文化遗产等传统文化的文博文创产品近年来广受年轻消费者欢迎,从文具用品、食品饮料到彩妆服饰,文创产品品类不断扩张,推动行业实现较快发展。
图表 2 2015~2019年中国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
文创产品的需求从整体上看也是比较可观的。根据官方数据,2019年我国文创产品市场规模744.2亿元,同比2018年的633.5亿元增长了17.47%。近几年我国文创产品市场规模情况如下图所示:

图表 3 2014-2019年中国文创产品市场规模情况
(资料来源:智研咨询整理)
如今,我国文旅产业在危机中孕发新机,在“战疫”中悄然巨变,文旅产业数字化进程大幅度加快。文化与旅游需求呈现多元化,文化产品不断丰富发展,文旅产业也在向产业集群化发展,逐渐突破传统的招商模式和运营模式,特别是在疫情的影响下,平台经济相较于实体经济获得了很大的转型和发展。
文旅消费需求和产品不断更迭升级转型,未来跨界融合发展,软硬结合开发越来越成为发展趋势。疫情之后,随着产业融合、跨界发展,多种满足游客需求的旅游产品涌现,业态的创新性也在不断加强。
通过对呈贡文创产品进行调查,分别对市场上竞争工作室的产品进行整理陈列,表格如下:
图表 4竞品情况
工作室名称
|
实物图
|
实物图
|
实物图
|
昆明盛有商贸有限工作室
|

| 
| 
|
手工香包(小熊)
|
手工香包(金瓜)
|
手工香包(锦上添花)
|
昆明妙喜文化传播有限工作室
|

| 
|

|
手工高足茶点盘
|
素色壶承茶果盘
|
葫芦公道杯
|
云南联大文化传播有限工作室 | 
|

|

|
冰箱贴
|
钥匙扣
|
明信片
|
云南上闻文化科技有限工作室
|

| 
| 
|
信奉明信片
|
瓦猫帆布包
|
花卉帆布包
|
从市面上相关菱角文创竞品进行调研发现,文创产品同质化现象较为严重,开发模式相同,主要有以下几点:产品立足点与用途雷同;仍是传统手工业产品,缺乏技术革新和科技亮点;款式基础,工艺简单,受众狭窄;产品未体现文化价值;品牌体系不完善。
目前,市场上基本没有将菱角文化成功品牌化的商家、平台,对非遗提供教学服务的商户,但市场竞争仍然存在。同类文创产品间竞争优势不明显,需要创新出核心竞争力来摆脱目前文创产品的平庸化。我们需紧抓自身优势,力保在传承非遗文化的同时,保持产品特色,保持竞争力。
1.2.3 竞争优势
图表 5 SWOT分析
优势
|
劣势
|
1、有前期调研基础,掌握了大量菱角的资料和积累了一定的资源
2、菱角本身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已经具备一定的文化价值和知名度,可造性强
3、产品与服务定位精准,市场前景好
4、与政府达成合作,具有公信力支持
5、工作室与社区合作,双方均可受益,带动社区经济发展
|
1、本科生经验不足,欠缺经营和管理的才能
2、文创产业同类化严重,产品间竞争激烈
3、初期投入成本高,资金来源成问题
4、缺乏核心设计人才
|
机会
|
威胁
|
1、良好政策支持,国家和学校皆鼓励关注非遗保护与传承
2、互联网+非遗,激发非遗新活力
3、新媒体时代,“菱角非遗”+O2O 模式带给客户新体验
|
1、其他大品牌文创产品规模宏大,销路极广
2、建设初期销路受阻,客流不稳定3、合作方要求过于苛刻,初创工作室资质不够
|
1.2.4 未来市场销售预测
1、产品初入期
建立菱角原创设计工作室,以菱角文创产品为载体,对其外形进行创新发展,借助菱角的历史、民间故事、鲜明的形象色彩,用不同方式塑造文创产品,展现不同层面的菱角文化元素,形成更有深度和层次的文化品牌。
开展线下菱角生态体验馆和网红主题精品店,让消费者在体验对菱角的历史禀赋以及场景体验得到融合,最终产生良好的印象,使其进行二次或者更多轮次的购买。
2、产品推广期
随着菱角相关文创产品的逐渐推广,产品种类更加丰富,产品性能更加完备,产品在市场上有一了定占有率,考虑在市场上大力销售产品,实现产品零售与批发,并加深上游原料供应商、制造商企业合作,实施批量生产,进入快速扩张时期,进行利润分成、
3、产品品牌成熟期
从菱角的多重思路出发,从体验性、地域特征进行研究,转变文创产品的开发模式,利用现代潮流的风格设计菱角形象,使其更加适应时代审美的产品风格,更好的唤起消费者对菱角编制非遗的情感共鸣。让产品作为文化传播载体,打入年轻市场内部。